中国食用菌门户
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论坛
  • 视频
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最新资讯 >> 湖北随州:小香菇大产业新发展
详细内容

湖北随州:小香菇大产业新发展

湖北随州:小香菇大产业新发展


  【来源】:随州日报
【核心提示】:随县香菇产业经历了40年的发展,建成了“产业优、机制活、菇农富、生态美”的中国香菇之乡,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典范。   
      今年2月,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痛点在大龙头缺少,难点在大品牌缺乏,堵点在产业链缺失。要牢固树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理念,抓住农产品加工业这个农业发展的“牛鼻子”,全力以赴打造整合一批农业品牌,全力以赴补链延链强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百千亿特色农业产业链,支持优势农产品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随县香菇是湖北省重点培养的百千亿特色产业项目之一,又是市委书记钱远坤提出“现代农港”建设的主力选手,作为香菇主产区的随县,理应在产业振兴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作出一些经验探索。  
      一、随县香菇产业发展概况  
      随县香菇产业经历了40年的发展,建成了“产业优、机制活、菇农富、生态美”的中国香菇之乡,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典范。
      (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随县香菇产业市场成熟度高,从菌种培育到规模种植、市场交易、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电子商务、冷链储存、物流运输、专业设备制造,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全县拥有120余个香菇专业村,85家香菇种植合作社,300余家2万袋以上规模种植大户,2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21个出口企业及备案基地,130余家相关配套企业。2020年全县香菇种植1.8亿袋,干菇产量5.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近200亿元,出口创汇近3亿美元,年出口创汇稳居全省农产品出口前列。
      (二)品牌效益不断增强。随县系“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花菇之乡”,是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食用菌)先导区、国家现代农业(香菇)示范区。随县香菇产业跻身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荣获“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拥有香菇国家地理标志1件,著名商标3件、集体商标1件、境外国际商标9件。成功举办了两届湖北随县香菇国际博览会,进一步提升了随县香菇的市场认可度和美誉度。   
      (三)科创水平不断提升。建成了全国首家省级香菇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湖北省唯一一家食用菌种子检验检测中心,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工程技术中心4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家顾问8名、专技人员1万名、专利5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率高,大海菌业的菌种、裕国公司的香菇脆、品源公司的香菇酱、联丰公司的机器人选菇生产线等新产品、新技术成为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
   (四)惠及农民效果显著。随县有10万户30余万人从事香菇生产加工销售,香菇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强县好产业。随县主推的“专业大户+村集体+村干部+农户+贫困户”的香菇产业扶贫模式,带动1.67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随县还鼓励本土香菇企业“走出去”拓展香菇产业。已有31家加工企业在湖北恩施、黄冈、十堰及河南、贵州等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55个,全县1000多名“土专家”活跃在全国各地,开展技术培训和行业指导,创造了香菇扶贫的“随县模式”。   
      二、随县香菇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以创建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契机,坚持科技引领,全要素支持,全产业链发展,奋力推动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引领,抢占香菇产业制高点。以香菇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为载体,坚持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持续推进香菇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一是狠抓菌种研发推广。通过新品种研发,成熟品种量产推广、行业规范整顿、骨干企业提档升级等举措,持续提升菌种行业市场竞争力,巩固全国最大菌种研发、生产、输出基地的行业领先地位。二是推广高效种植模式。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集成机械化制袋、标准化栽培、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新型高效栽培设施与栽培管理,探索完善定向出菇、单棚采摘、双棚栽培等模式,示范推广“观赏型”“菜单型”“药品型”等不同类型栽培品种,丰富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三是强化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秉承人才兴业理念,加强香菇种植、加工、科研、贸易和管理等方面的全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首席科学家、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将香菇从业人员培训纳入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带头人、职业经纪人、企业家等培训工程,着力打造专业高效队伍,激发出“人才兴业”的最大创造力。   
      (二)集约发展,增强转型升级新动能。一是鼓励规模种植。出台《随县香菇现代化种植基地建设奖补方案》,对符合条件的集中制棒基地、现代化大棚、智能设备、冷链设施等要素,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推进香菇现代化种植基地建设。结合“百里画廊”工程,以随南洪山、三里岗、柳林,随北草店、殷店、高城等香菇主产镇为中心,打造两条集自然风光、特色产业、美丽乡村于一体的现代化“香菇百里走廊”。二是积极转型升级。引导菇农及骨干企业在市场上错位发展,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在稳定干香菇产量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鲜销香菇、功能香菇、特种原料香菇的技术创新与示范基地建设,构建由出口导向与国内销售相结合、干香菇初加工与新鲜香菇市场配送相结合、季节性采摘与常年化生产相结合、单一香菇种植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转型升级之路,形成干香菇、鲜销香菇、精深加工产品“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新格局。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坚持香菇种植和森林保护协调发展,积极研发香菇栽培基质替代物的代料革新技术,破解“菌林”矛盾,示范推广以秸秆为原料的草腐菌,重点支持羊肚菌产业发展,探索一季有机稻,一季羊肚菌的“稻菌轮作”模式,提前布局高附加值、高营养的绿色有机新品种。   
      (三)市场导向,提升三产融合竞争力。一是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香菇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的龙头企业,重点扶持香菇龙头企业,引导其通过收购、兼并、品牌联盟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支持其创建原辅材料加工基地、栽培示范基地、保鲜加工基地和产品物流中心,引导其与合作社、农户实行有效对接,增强香菇加工业辐射带动能力。二是丰富产品层次。以香菇精深加工增值和药用开发利用为创新点,大力支持休闲速食香菇、油浸酱菜、香菇多糖、多氨基酸、保健胶囊、易拉罐保健饮品和药品的研发量产。以香菇脚、残次菇、生产菌袋等副产物梯次加工和全值利用为重点,开发香菇氨基酸、蛋白粉、饲料添加剂、有机肥等产品,引导企业做好对香菇的“吃干榨尽”。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深度挖掘香菇文化内涵,把炎帝神农文化、香菇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打造特色鲜明的香菇文化体系,讲好随县香菇文化故事。办好香菇国际博览会,全方位宣传推介“随县香菇”公共品牌,引导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及企业主体加快培育提升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占有率高的知名大品牌。做好“香菇+”大文章,推进香菇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农业、文旅研学新业态。
       (四)政策聚焦,当好产业发展“店小二”。一是拓宽市场销售渠道。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进一步巩固“买全国、卖世界”的产购销格局。积极扶持外贸出口企业,加大出口奖励力度,稳定中国香港、日本和东南亚等传统市场,开拓欧美、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支持香菇加工企业开拓国内市场,鼓励企业参加各类产品推介会、交易会、展销会,重点开展香菇产品进超市、进食堂、进服务区的“三进”行动,扩大消费人群,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创新营销模式。建立健全“中国随州香菇产业信息网”和面向全球的网络采购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接等营销模式,打通销售环节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强化服务保障。落实“1+2联动招商”和项目建设“五比五看”工作机制,坚持香菇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要素聚焦香菇产业发展。设立香菇产业发展基金,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和政策性贷款,增强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平台,拓宽多方融资渠道,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撬动金融机构资金支持香菇全产业链发展。         
      三、推动随县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聚合政策,一以贯之抓产业培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按照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理念,整合政策要素,聚焦产业发展。要成立产业发展专门机构,负责规划、督办、服务,当好产业发展的“店小二”。要科学把握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方向,在产业项目选择上,聚焦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坚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宜工则工。要持之以恒抓产业,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激发群众主体地位,引领产业发展。坚持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为目标,加大财政扶持和金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精心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释放政策支持的最大红利,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二)市场导向,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全产业链推进。以市场为导向,尊重群众意愿,遵循市场规律,注重培植市场主体,做好中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中小企业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坚持“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处理好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村集体增加收入,帮扶农民群众充分就业并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要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畅通生产、加工、销售、冷链、物流、电商等环节,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重点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按照工业化理念办企业、出产品、创品牌、闯市场,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条腿走路,拓宽销售渠道,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   
      (三)科技创新,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形成全民创业氛围。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营销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投身本地产业振兴。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加强业务指导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乡土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建立自主培养和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经纪人、企业家等各类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技能人才、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大学生等返乡创业,营造浓厚的全民创新创业氛围。  
 


    1小时快修服务

    7天无理由退货

    15天免费换货

    满150元包邮

    520余家售后网点

    帮助中心

    服务支持

    关注我们

    特色服务

    13693347099


    周一至周日8:00-18:00


    技术支持: 多网合一技术服务中心 | 管理登录
    seo seo